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47(ed) (第12/26页)
,断定了重要一些的身份,又押解进京的,再减去在牢狱里煎熬了几个月受不了自绝的,二十二颗头颅落地。那秦七看到了谢危,似乎很想大喊一句“你们的皇帝就是度钧山人”,可他这会儿了才发现,原来到刑场还能高歌一曲的英雄可能会有,但也许不是自己。 肖铎令人从旁看着殿试考生的反应,各自记录下来,把他们好生送回去,有几个吓晕了或是像掉了魂儿的,又找人好生看顾着。傍晚匆匆用过饭,涉及秋科的官员重新聚在书房商议。原本三甲谢危定过即可,但他想听其他人的意见,肖铎作为副主考,也要列席。商讨不是很激烈,大概在文理上,人人都是服谢危的,在治国大政上,也都信得过谢危。如此只花了一个半时辰,将排名定好,立即着人抄写张榜。 至于到时候哪个留作京官,哪个外放调任,背后还有的门门绕绕。 1 留作京官也许是安稳的途径,但外放若能解决任上棘手难题,等任期结束回来踩了高跷一样的往上走也不是不可能。 一年的大事,就这样结束一件。——其实是三年的大事,不过乡试年年都有,因此还是要年年忙碌。 余下的便是秋收与储种,连带着赋税征收。大邺近几年边战不频,征兵便只是例行的人数。大赦要十月初二下旨,赐婚约莫是十月中里,进了冬月,要预备年节,此时已经有朝臣上过折子,说年节后开春,改元兼登基大典要热闹起来,毕竟这二年百姓过的并不如意,难能安稳下来,得给他们看看大邺的中兴气象。 九月三十晚上,谢危和肖铎从外书房回到明衡殿,各自占了书案一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