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建书院(基建)_第 16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6 章 (第4/7页)

br>    盛致清这样说,倒不是无的放矢。纵观大齐所有书院,最出名的有国子监、太学院、白鹿书院,琼山书院,燕山书院等,这些都是在京城或者是中原、文化极度发展的地方。

    但最让人向往的,还是袁山书院和江州书院,这两个书院在江南地区。

    在大齐尚未迁都的时候,和中原地区相比就是个穷乡僻壤。可是这并不妨碍人家声名远扬。

    甚至连带着,江南地区开始盛行读书的风气。

    “选址,建校,生源,师资,教什么这些你都有思路了吗?”昨天才约了两个大学校长详谈的盛青柏,拎着半桶水的水平,问盛致清这个水平连桶底都没不过的人。

    “我预计在今年找到合适的地方,校舍、教学楼已经托傅将军跟朝廷要了两个大师设计了,师资方面,商队也找了几个落榜的秀才,可以先教学生认字。”

    “至于教什么,我打算先开物理、医学、化学、商业这四个专业。物理方面的,我重金聘请了一个有墨家传承的工匠。医学的则是两个退休的御医,商业就把我们商队里几个队长拎出来讲课也差不多了。至于化学,这个倒是还没有头绪。”

    “你有打算就好,那教材呢?你打算怎么办?”

    盛青柏提起这个,盛致清才犹如霹雳一般。

    是呀,计划得再好,没有教材让学生学什么,让老师教什么?

    她竟然把那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