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第297章、总喜欢一举多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7章、总喜欢一举多得 (第7/9页)

多什么才能凑齐。

    “臣等以为,有两个法子。其一,造印新钞,以旧兑新。此法,朝廷若要如陛下所说重建百姓对宝钞的信心,则需暂时承担更多重压。若要立信,一者数年内需准折钞更多以课税,二者如陛下所说,皇明记百货行等需收钞卖物,童叟无欺,自担损失。”

    费宏他们是上过朱厚熜很多课了的人,已经理解并认可货币本质是信用、需要随时能保证交易到实物的必要。

    现在的大明宝钞已经没救,换个壳子能重拾信心吗?

    “其二,准银通行,宝源局铸嘉靖通宝、嘉靖银锭,许官民以钞兑宝兑银。此法,所需银、铜量恐极大,其中火耗、花费,更是很大一笔银子。这些官铸通宝、银锭,恐怕百姓仍兑不到。待到明年开始赋税折钱银缴纳,想必定有钱贵米贱之事。”

    不论如何,大明宝钞这个屁股要擦。

    直接丢了不管不承认,就不存在后面再建立货币信任了。

    想接盘,又是一个巨大的财政压力:哪怕按照现在真实的比例去兑换,大明这么多年毫无意识地“超发”已经是个很可怕的数字。谁知道消息公布出去之后,民间突然会冒出来总额多少的宝钞?

    还要考虑到这个年代印假宝钞的容易程度。

    朱厚熜只能说道:“归根结底,朝廷手里便没有那么多铜、银储备,吸纳不了如今存世的宝钞,也就谈不上以后当真禁绝私铸。”

    “私铸之事,本多是半公半私。地方碎银太多,解送不易,多命当地熔铸成锭、刻印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