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第394章、谁来带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谁来带路? (第3/11页)



    “不临时加赋,就只能花钱采买。既要有钱,还要有人肯卖!”国策殿里还在商议,杨慎说道,“我直白讲吧,南京、淮扬、江宁、浙江、江西、湖广,此时真真切切是国本所在了!若无法从江南筹到足够的粮食,前线必定难以为继!”

    国策殿里安静了一下。

    如果还有人怀念从前,那么此刻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皇帝不在京城,甚至不在大明实土之内。北虏疯狂求活的劲头,不会忌惮大明天子在不在对面敌阵中。如果真的让前线断了军需,大明会不会先胜后败?皇帝能不能回来?

    而现在,仅仅把应缴的粮赋都缴上去,那是不够用的。哪怕粮储号此前有规模不小的存粮,今年也有新粮可以尽数支应,但如此规模的国战,消耗的速度何其快?

    要保证粮饷军需万无一失,必须还有别的来源。卖也好,捐也好,这自然只好讲究个自愿,并无法强求。除非干脆狠一点,临时加赋,一视同仁。

    那却不是皇帝临行前交待的宗旨。

    皇帝明旨不可因战加赋,重担就需要他们来挑。

    “先解决钱的问题!”张孚敬再次做出决断,“崔总裁,复套国债此前只在山西、陕西一带发卖,眼下却该扩大了。我的意思,此战关乎江山社稷,宗室、勋戚,都该尽绵薄之力。文武百官,自然也该量力承买一二。成国公那边,诸企业也是一样。民间,更可许以厚息,先度过难关再说。”

    崔元摇了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