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第325章、杨慎迟来的廷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杨慎迟来的廷杖 (第5/11页)

边镇积弊隐患!陛下一改旧制,宣大总督、巡抚皆兼理粮饷,督抚、总兵之间权责本就问题多多,如今只怕会更乱!如今靖边伯年轻气盛,边镇兵骄将悍、官油吏滑、商jianian民刁。靖边伯弱冠之年,新进之臣,何以服众?”

    他抬头悲愤地看着皇帝:“陛下莫非以为有朔州大捷,宣大从此能安稳几年吗?”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让黄锦先把奏疏拿了过来:“朕这不是委任武定侯戍边,又遣了良臣良将,加强边防吗?”

    “……武定侯参预国策而不能胜任,总兵湖广未有寸功,镇守南京而干涉法司,更是因罪而畏罚自请戍边。臣斗胆说一句,陛下所托非人!”

    朱厚熜感觉郭勋有话要说。

    他看着张文锦,只能先细细读着他的谏疏。

    没什么问题,件件事都是为大明的边防考虑,他对大同这样的边镇存在的问题确实十分了解。

    但他建议的法子也很粗暴传统:换能臣良将,严格监督好粮饷发放,狠揍边镇勾结在一起的官商平抑粮价,多修寨堡死守边墙保京城无恙。

    是个忠臣,有气节,敢喷人,但也是个古板又有点刚愎的官。

    朱厚熜并不能详细地记得这张文锦在历史上也曾因为力主修筑宣宁五堡,并且对边镇将卒过于认死理、不懂方式方法,最后激起了嘉靖三年的大同兵变。

    这场兵变前后持续数个月,原因是修筑那五个堡,张文锦坚持三万两就能修成,方法是直接让士兵出工去修。没油水,又苦,结局就是张文锦被杀了,最后引起兵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