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大比,受阅 (第10/13页)
三四年,皇帝又变得不一样了。 如今,虚岁只有二十岁的皇帝也还在最热血的年龄,可他现在不是因为兴奋而不断呐喊。 他用他的方式,正一点点感染着身边重臣、降服着麾下将卒的心。 杨一清想起自己被召还回京时途中听闻朝堂动荡时的感受。 那时候,不确定是不是少年热血,可听闻那些雄心壮志,确曾心热。 如今,点将台下既有大明最中坚、最悍勇的武将,也有刚刚高中武进士的年轻将种、帅才。 皇帝将他们安排在了一起,现在所有人都心热了吧? 1 这就是大明的天子,这就是大明的将卒。 杨一清甚至怀疑,如果现在皇帝挥鞭向北,高喊一句“北征”,这些将卒也同样会热血上涌地开拔。 至少如今的京营,不再不敢战了吧? 而杨一清知道,这不是全部。皇明大学院里,兵学院、工学院等还与军器监等衙门一直琢磨着继续改进军器,停滞了许久的玻璃镜片望远镜终于有了突破——又是皇帝莫名奇妙召了道士进京的结果。 杨一清并不懂得那到底是为什么,但只能说大受震撼。他之前从皇帝那里试看了一下,以前特殊琉璃磨制的那种与之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战场利器。 现在,听说算学院和工学院那边又奉旨在钻研一个新项目,叫做火炮射表。 又是杨一清不懂的玩意,因此他想到这里,也不禁看了看皇帝:他让大家不理解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