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今日严嵩全场最佳! (第7/10页)
br> 到底是谁撺掇的这憨憨! “事不宜迟,陛下……”严嵩提醒了一下。 “九和,速拟旨意递去广东,着张孚敬宣张恩、黄佐、杨慎、魏彬听旨。”他又强调了一遍,“是密旨!” 顾鼎臣赶紧听命到一旁拟起旨意来。 杨廷和虽然还是非常担心,但严嵩的这个建议确实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骤然听到这样的临时状况,他却能联想到皇明记的布置,从杨慎的性格形象入手去解题…… 不管如何,这次是承了严嵩一个情。 朱厚熜感慨道:“一亩田,寻常年份产两三石粮食,再加上其他产出,民田田赋虽算不上历朝历代最轻,但也本该让百姓丰衣足食。朝廷要地方上贡一两茶,地方巡抚、布政使、知府、知县、胥吏,且不说是否贪墨,层层加耗一些便成了几两?几层下去每层都加上那么一点,百姓负担便成了两倍、三倍甚至更多。” 大佬们都不接茬,皇帝又在说这些话了。 思想要常常讲,因此朱厚熜继续说着:“如今在广东,张孚敬、张恩、杨慎皆明朝廷意思,广东尚且因为朝廷多派的一两成进献就到了民怨沸腾边缘,可见此前诸多朝廷与地方摊派已经将百姓压成了什么模样。早便传谕各地别给朕的喜事泼血,其他诸省又有几人会听到心里去?” 他黯然长叹:“如今用修定是哀民生之多艰,愤而忘我,朕却要下旨劝他先止步,寒了他的爱民之心,凉了他的满腔热血。诸位爱卿,诚意、正心、修身,我大明上下这么多官员,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