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沸腾的大明 (第12/13页)
明年此时,这里只怕就是伯爵旧宅了,唐翁也少不了一个封赠!” 消息到了杭州,严嵩琢磨着举荐谁,提携哪个。 消息到了福建,这里正组织武举乡试的报名。 泉州府出了一个探花郎,龚用卿也名列一甲二十四,俞大猷一边高兴,同时盯着那“靖国武略科”几个字。 制科要写那么多策文,那终究还是儒将。武将当中,有几人能考? 这可能是他最好的机会! 唐顺之、唐枢、王慎中这些人,他们的目标自然是那定国安民科。 而定国武略科,考的必定就是兵法韬略。他们这些“文曲星”,又有几人精于这些? 赵本学家里,他这个赵宋皇室后裔看到朱厚熜又效仿宋朝再开制科,心中好感再加不少,同时也更加专注于对俞大猷的特训。 “这是你最好的机会。封伯之后,将位低不了!为师一生所学,就盼你传承衣钵,再复山河!” 1 这时北京城里,唐顺之也刚刚到了兵部报道。 为了制科,这一科的一甲,都没再像前科里有些人一样先回一趟老家享受荣耀,又或者成亲。 唐顺之授职兵部主事,正六品。 而他到兵部的原因很简单:王守仁是兵部尚书,也是对新学精研最深的人之一。 王守仁还有赫赫军功,文韬武略一样不差。 “差事不可耽搁。”王守仁郑重嘱咐他,“近水楼台,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