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你为何总是疑心陛下(新春大吉) (第3/5页)
经筵就是经筵,在讲述儒家经典、申明经义的场合,皇帝能做什么? 杨廷和并不担忧。先有前几日的听政、听讲、听劝,后有昨天的冷静和理智,皇帝重视经筵只是因为明白经筵的象征意义。 至于是不是知经筵事,皇帝恢复的是用勋臣的旧制。只是一种荣耀,并不涉及实利,为何又要阻止? 现在想来,皇帝在登基之前、第一次朝会时咄咄逼人,实在是最好的时机。 唯独在新君刚登基的这个阶段,重臣恰恰不好凡事都反对。那样一来,揽权之嫌太过明显。 杨廷和看着儿子虽然点头听训了,但对于自己的评判眼底里仍有不服,只能感觉无奈:少年扬名,高中状元,心高气傲啊。 说他连十五岁的孩子都比不过,他还不服气。 顾不得这么多了,杨廷和今天是讲经官,他要早做准备。 天微亮时,翰林学士们在午门外集合好了。 他们无一不是科场之中的佼佼者:一甲前三,直接授翰林院职位;二甲前列,可入翰林院做庶吉士或观政诸衙。 非翰林不入阁。 这里站着的每一个人,都有远比同科高的起点,都有更大的前途。 在他们的最前方,就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等重臣。 左掖门打开,文渊阁那边已经准备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