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致命的总是细节 (第4/8页)
:你们其实就是互相之间争来争去,但斗而不破,维持朝堂稳定的念头是一条心的。 而京营防的是自己人,既然朝堂大概不会发生巨大变化,那么要防的也就是藩王和地方了。法统已明,准备又足,藩王作乱的情况很难出现。 “既如此,先足兵,渐换将,缓成军足矣。”杨一清继续说道,“边镇精兵猛将,不可因此选调太多。陛下若有忧,当先忧边镇。京营之事,以五年十年计。” 朱厚熜静静地看着他。 从提出重设三大营开始,夏言帮五府提出的方略、兵部提出的方略、内阁的票拟意见,其实都照顾着皇帝想要防备“藩王作乱”、稳固皇位的需求。 郭勋大着胆子强调五军都督府和边镇重臣对这件事的发言权,也无非只是为了在京营中上层有更多话语权罢了。 像杨一清这样劝他以边镇为重、现在伱皇位其实不危险、京营可以慢慢建设的,还是第一个。 朱厚熜问道:“既然缺少良将,三大营何时能成为善战之军?” 杨一清淡然回答:“边镇良将多矣!若尽数不致埋没,京营何愁无将?” 朱厚熜眯了眯眼睛,缓缓看了看郭勋和兵部尚书王宪。 自然不能说是他们的问题,杨一清说的是制度问题。 边镇的将种其实不少,但想要出头,要么走五军都督府勋臣的路,要么走兵部这条线文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