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你要盯着严嵩 (第3/11页)
严嵩短短几句话说清楚了地方运作之中的困难之处,而且也是官绅不被催缴税赋、不被摊牌徭役的另一个原因:地方士绅富户往往来帮着承担地方财政开支。 地方能收上来的赋税说穿了就是实物与铜钱、宝钞这两类货币。要正儿八经去较真,大明现在是禁止白银流通的。 在制度上,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交给朝廷的部分,剩下的部分都有用处;官府的开支,也只能从存留下来的铜钱、宝钞里来算。折色之制度下,部分实物折成铜钱、银子的有,但绝没有谁敢在公事环节里说不折宝钞、不收宝钞。 可宝钞现在已经多不值钱了?多年来,地方若不设立许多名目增加杂办,那么收上来的杂税在实质购买力上其实不断下降着。 随着越来越久的太平日子,迎来送往只会越来越多,安逸奢靡之风也自然日盛。只要像是有这样的宴请及迎来送往,出钱的都是地方士绅富户。 严嵩只说了吃人家的嘴短,还没说拿人家的手软。 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如今局面:士绅富户虽然没有承担全部的赋税,但他们实际的支出也相当大。 只不过把这账算起来,无非是他们最终获得了更多田地、产业、人力,进项大于出项罢了。 代价最终还是转移到贫苦百姓身上,转嫁到朝廷财政上。 现在严嵩向士绅富户敬酒,众人听他把话题聊到了赋税开支上,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