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_第一百八十九章 制造核心容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制造核心容器! (第4/8页)

的东西。

    比普通人多,但绝对比不上正儿八经的植物学家。

    好吧,他有点托大了,应该是后世农业大学的大一学生都不如,农业领域深层次技术和专业知识,也需要进行系统性学习。

    “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其雌蕊发育正常,能够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寻找雄性不育株是实现大规模杂交小麦应用的关键,我会的东西大致就这些,接下来学习方面的事情,你需要一位真正的老师。”余华讲完雄性不育株系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基本概念,结束本次旅途的讲解。

    这些知识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全是后世袁老总结的宝贵试验经验,水稻与小麦同为自花授粉作物,人工去雄看似简单,但一亩地有几十万株小麦,用一年时间也不可能全部去雄。

    因此,寻找稳定的雄性不育株打破小麦自交,至关重要。

    林婉记好笔记,抬起右手,挽起些许青丝放到耳后,眼中露出求知:“雄性不育株……这种个体应该很难找吧。”

    “何止是难,从概率学讲,大概十万株产生一株雄性不育株,而且你必须在自花授粉期间找到,时间非常短,比大海捞针的要求还高。”余华摇了摇头,如果说小麦天然杂交亲本的寻找难度为十,那么雄性不育株的寻找难度则高达一百。

    寻找雄性不育株是一个极其费时费力的繁琐工作,小麦如此,水稻亦是如此,后世袁老耗时数年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然而,在后来一次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