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遇(无) (第2/4页)
有一丝冒犯,“呃……我是说,听你的口音有点像……” 没想到他很和善地回答了我:“对哦。我现在主要是在大陆工作,就搬来上海了,妻女也都住在上海。” “这样啊……”我点点头。 不知道是谁先打开了话匣,我们在大雨中聊了许多。我了解到他是1969年生人,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经常满中国跑。问起他最喜欢大陆的哪个城市时,他想了想:“要我说的话,我最喜欢云南。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也收集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被黑边眼镜衬出一股学生气,如果忽略没有剃干净的胡茬的话,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民族的就是最厉害的,不是吗?” 我对他这个想法颇为讶异,从来没有哪个台湾人会给我这样亲近的感觉,文艺工作者中更是少有这样爱国思想的人。问起他这样想的原因时,他笑着答道:“我国中开始学西洋乐,却对民族乐抱有极大的兴趣。入行时台湾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作曲人叫林隆璇,帮学友啦阿哲啦都写过歌,他就是学民乐出身的喔!我当时经常跟着他去听一些民乐表演。九二年我来大陆的时候从西安开始了一段丝绸之路的旅行,那时候以此为基础做了一张概念专辑出来,但是听众并不买账吼……” 他说了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