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_第41章 李岩的迷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李岩的迷惘 (第3/7页)

同时,本着读书人的本性,这样也给周围洛阳流浪的农民一条活路,特别是在这寒冷的冬日和天灾的日子。

    开封是不是起义军的试刀石,李岩不清楚。

    在他眼里,打下再多的城池和地盘,如果不好好整顿军队,没有纪律和规矩,这支军队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他的想法还是像明太祖做的那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才是赢得天下的根本。

    再往前回想,李岩更是内心苦涩,充满矛盾。

    他本是天启年间的秀才,原名李信,其父亲李精白更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父亲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官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因此,其父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信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他的性格不像官绅家族的读书人,反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

    所以,李信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成家后,娶了汤氏,汤氏出身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