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 (第5/7页)
r> 裴矩当然也猜到杨铭的用意所在,自己女婿又不是外人,于是小声道: …. 「陛下已经和宇文恺商量过,工期将从四年,缩短为一年,而且不是重修洛阳,是于现洛阳以西选址,重建一座洛阳城。」 「什么?」杨铭惊讶道:「一年时间,修一座新城?宇文恺敢答应?」 一旁的裴淑英,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裴矩苦笑道:「他当然不敢,但是山东叛乱未消,陛下较为迫切,再者,当年的大兴也是十个月便建成的,一年工期,不算少,宇文恺不敢接也得接。」 杨铭头都大了,这么说,洛阳十四个月完工,实际上还是超出工期了? 大兴和洛阳,工期是大致相当,但区别大发了。 当年营建大兴,是高颎主持,无论是民力物力耗费,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虽然也死了好几万人,但杨坚一向节俭,很多工程都是后期逐步完成的,直到现在,大兴城有些地方,还在修。 但是东都洛阳,历史上是杨素督造,工程浩大,穷极民力,尤其是洛阳将来的皇城紫薇城,木头都是从江西运来的,单单运送木料,就耗费民力数十万。 他修仁寿宫,就死了十多万人。 主持的人不同,造成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杨坚节俭,杨广奢靡,又不一样。 其实洛阳完全可以参造大兴那样,先修一个大致轮毂,完善城郭,然后逐年累月修缮,一步一步的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