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4/5页)
物料,但因为“孟勒森”的品质较好价格相对也较高,对方完全不考虑,於是双方便在不到半小时的情况下和气散会。 第二天,凌仲希按照计画约了某位正要设立一间建设公司的小开,起初看似签约意愿颇高,但因为扯到许多有关首次投资与金钱方面的话题,两人谈了将近五个小时,却完全没有谈到重点。他後来发现这个小开根本连资金都没有备妥,更不用说要和人合作生意,应是自己当初蒐集的情报有误,当下见情势不对而连忙打住,另寻藉口开溜,否则这一签下反而会让自己落入大麻烦里。 第三天没有约谈客户,凌仲希在公司里审思了一下这两天所碰到的问题,也让自己稍微休息片刻顺便充一下电。到了第四天,他就再去赴约另一位客户。 第五天、第六天……凌仲希一一去拜访他名单上的那些客户,提着装满公司产品目录与契约书的公事包,陆续来回奔走数十日,然而情况都并不怎麽乐观。要知道,CASE若是有这麽容易就谈成,那麽街上便到处都是超级业务员了。 不是价格谈不拢,便是再等待回覆,不然就是还要附带条件,有些人根本就是只想藉机交朋友而已,凌仲希简直无奈得无以复加。老实说,试了十次、十次都不成,挫败感真的很重,重到他不禁开始认同起父亲当初的说法:凌仲希不是块当业务的料。 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