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第一太子_第0437章 特色屯耕戍边政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37章 特色屯耕戍边政策 (第7/9页)

br>    就像过去,关中百姓常说的那样:要想让一个民夫,把一石粟米送到边墙,就要让他带着三石粟米出发。

    但如果这二十万边防部队,都是自给自足的屯耕团模式,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不单是长安朝堂,将自此每年剩下五百万石的军粮;

    同时,也能省下价值上千万石粮食的运输成本。

    这,还只是边墙长城一线;

    等将来,汉室的北方防线继续向北推移,又或是朝着西北方向探索,那这句童谣,就要换个说法了。

    ——要想让一个民夫,把一粒粟米送到边墙,就要让他带着一把粟米出发······

    所以,让远离关中,甚至是远离汉室本土的边防部队,尽量达成自给自足,起码是军粮方面的自给自足,便成为了刘盈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但问题,也恰恰就在于此。

    屯耕屯耕,得有田,才能耕······

    就是如今的汉室,北方边墙附近的区域,哪里能种田?

    直接与草原接壤的燕、代两国,别说边境线附近了,就连内陆,都是亩产达不到三石,甚至经常达不到两石的‘苦寒之地’。

    至于上、代等郡,那就更别提了;

    ——就连朝堂为了养马,而向农民收取的干草、秸秆税,都是‘天下皆百亩三石,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