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杨廷和悔之晚矣 (第4/12页)
/br> 张孚敬在广东杀了不少人,收了不少赃田充为了官田。这官田,也需要找百姓耕种。百姓耕官田,既交田赋,也要向当地官府额外交一份租。 太祖朱元璋规定:官田一亩收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一亩三升三合五勺。而籍没的官田,田赋标准是一亩一斗二升。 但杨廷和这番话,却只有最后一句触及根本,只有其中一字。 “太祖编订鱼鳞册曾有云,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往往以田产诡讫亲邻、佃仆,谓之铁脚诡寄。久之相习成风,乡里欺州县,州县欺府,jianian弊百出,谓之通天诡寄。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杨阁老所说缩绳隐田、诡寄匿户、借灾报荒、飞洒、宽线,也大抵都是这些小伎俩吧?” “陛下明察秋毫。”杨廷和有点意外地沉默了一下,随后说完才认真看着他。 他真的懂…… “免赋者国初只限京官,且只豁免一定亩数,外官减半。到皇兄在位年间,正一品也只优免四百亩,有官身者,以礼致仕者,徭役皆有优免。是这样吧?” 王琼点了点头,已经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了。 “监生、生员、举人,国初也规定了可免徭役,是吧?” 杨廷和看着皇帝,脸色凝重。 “因此地方上现在是什么情形呢?”朱厚熜笑着看向杨潭,“大司农,岁入田赋有几成实则是官户及官田所交?” 杨潭只觉得脑后冒汗,硬着头皮回答:“过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