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第157章、杨廷和悔之晚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杨廷和悔之晚矣 (第5/12页)

r>
    朱厚熜点了点头:“卿等别忘了,朕即位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查账。成化十五年,我大明户口七千余万。弘治十七年,六千万。正德元年,四千六百余万。不到三十年,大明发生了何等天灾兵祸,以至于少了足足三成多人丁?皇兄登基前的两年里,大明死了一千三百余万人?弘治中兴,每天死人过万?不管是不是中兴,不管人丁少了多少,应赋田土少了多少,田赋不曾少,岁入也不曾少,都很稳定,伱们说奇不奇怪?”

    御书房内沉默了下来,一个个神情复杂地看着皇帝。

    别阴阳怪气了,知道你懂了。

    开口能说出畏避徭役,就行了……

    朱厚熜静静地看着尴尬起来的他们。

    大明人口统计口径中的人丁去哪里了?没死,是逃了籍。没有了合法身份,都在为奴为婢。

    为什么?田赋很重,徭役更重。

    太祖定下来是三十税一,这比例其实不高,那老百姓为什么要逃籍?

    因为官绅可以免徭役,官户有一定的税赋减免,所以把田卖给官户是最划算的。

    因为地方对徭役的摊派,当官的做吏的,都不会摊派到官户的佃主头上。

    富户如果不想去应役,怎么办?找当官的,找有功名的,“卖”田给他们。

    许多地方富户,实际也是官绅的佃主,又或者说“合作伙伴”。

    许多农民也愿意从富户手中转租土地耕种,官绅富户也都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